close

第一次包這個約二十年前(本來寫十幾年前,後來發現時間怎麼那麼快,應該已經超過二十年了)租房的時候唯一一次吃過的粿粽是三年前的事了!!
想到那段網路朋友們都不算太忙,討論吃的都還很有熱情的日子還滿開心的,也是那段時間我的部落格筆記寫的最勤,留下最多的紀錄。 記得最先做出粿粽的是巧手蘿拉,而最愛跟進的我當然也試了,不過經驗不足,粿粽抹油抹的不夠多,包了一堆粿粽全黏在粽葉上拔不下來,成功能照相的只有幾顆,真的是很挫折。事隔三年,今年終於比較有時間,決定記取教訓再試一次。果然,記得在粿粽包入粽葉前滾上滿滿的油就真的包出很成功的粿粽了,哈哈!!
粿粽食譜參考來源: 蘿拉的隨筆人生
材料份量: 約20個粿粽
包材: 大的粽葉20葉,粽繩20條(十條一串),沙拉油一小碗
粿粽皮:
糯米粉600g,太白粉100g,糖6大匙,沙拉油3大匙,滾水300g,冷水300g
餡料:
豬絞肉一磅(約450g),蘿蔔乾300g(事先試鹹淡,如果很鹹要用熱水沖洗到不會很鹹為止,切碎備用),油蔥酥4大匙,香菇10朵(我是切成丁),蝦米泡水泡軟切碎約三大匙
調味料: (調味料的量僅供參考,實際製作的時候請記得試吃鹹淡味道)
醬油2大匙,糖2小匙,五香粉12小匙,白胡椒粉1大匙,米酒兩大匙,醬油膏1大匙
做法:
1. 粽葉洗淨泡熱水至少兩小時至粽葉軟,粽繩十條綁成一束,(每條約50-70公分,看自己習慣繞幾圈),共兩束
2. 糯米粉加太白粉和糖放入攪拌盆裡拌勻,加入滾水用筷子攪散後再加入冷水再用筷子攪散,然後用手揉成糰後加入沙拉油揉成光滑的糯米糰,用鍋蓋或保鮮膜蓋起來備用
3. 準備餡料,起油鍋放如切碎的蘿蔔乾大火炒,加入一小匙的白胡椒粉,再加一小匙的糖拌炒約五分鐘(試鹹淡,不夠甜就再加糖)後起鍋備用
4. 絞肉加1小匙糖,1大匙醬油,兩大匙米酒,一大匙醬油膏拌勻備用(這個動作意可省略,直接炒絞肉的時候才加調味料)
5. 油鍋加熱加入香菇和蝦米碎爆香加入一大匙醬油拌炒後加入油蔥酥半炒均勻,加入4.的絞肉,炒熟到肉變色後加胡椒粉和五香粉,試味道鹹淡(不足就再加糖或醬油),最後倒入炒好的3.的蘿蔔乾拌炒均勻後起鍋,放涼備用
(下圖是炒好的餡料,我今年用蘿蔔絲乾代替蘿蔔乾)

6. 2. 的糯米糰分成20等份(每個約65-67g),用保鮮膜蓋起來備用
7. 取6.的小糯米糰搓圓壓平,包入餡料(約35g),像包鹹湯圓的方式收口成圓球,排在不沾烤盤上(如下圖),蓋上保鮮膜

8.重複7的動作把全部20個大糯米糰包好
9. 爐子開火燒水,準備蒸籠的熱水
10. 粽葉一片,摺成包粽子的三角漏斗型狀,包了餡糯米糰滾沙拉油後放入粽葉裡,粽葉包起來綁好粽繩成粽子的形狀。十個一串包好後平放在蒸籠上加蓋中火蒸20分即可
筆記:
1. 糯米糰的水量是我這次做的時候記錄下來的,不會太乾也不會太軟,比例應該還OK
2. 我這次用蘿蔔絲乾(菜圃米)代替蘿蔔乾,蘿蔔絲乾重量要比蘿蔔乾少,事先泡水試鹹淡,如果不鹹,炒蘿蔔乾的時候就要加一些醬油提味
3. 絞肉的部份我自己稱為乾肉燥,包鹹的點心很好用,不吃蝦的話可以不加蝦米。中秋時的綠豆椪絞肉我也是這樣炒,加了蘿蔔乾的乾肉燥還可以直接拿來包糯米飯變成簡易飯糰。如果要直接拿來配飯也很好吃喔
4. 揉好的糯米糰,分好的小糯米糰,和包好餡料的糯米糰都要記得蓋保鮮膜,不然糯米糰表面很容易乾燥裂開,影響粿粽的品質
5. 粿粽要放入粽葉前要很大方的滾一層沙拉油,別擔心吃的時候會太油,蒸的時候就有很多油會跑到蒸鍋裡去。如果要防沾效果更好,還可以事先煮一鍋熱水,放兩大匙油,把粽葉事先煮過,效果會更好
6. 粿粽的皮裡一定要加糖,不喜歡甜可以少加(這個配方的糖量其實不會很甜),但不要不加。我今年第二次做的時候忘了加糖,試吃的時候才發現,不甜的粿粽皮有點難下嚥,還得沾點醬油膏才比較好。
7. 粽葉的部分,因為糯米糰放入粽葉後容易塑形,所以我只用一片粽葉,選粽葉的時候選大竹葉會比較好包
8. 粿粽比起肉粽感覺簡單的多,只要把握粿粽皮不沾粽葉的技巧,隨時想吃的時候都可以簡單的包出好吃的粿粽喔!
(下圖是三年前第一次做少數成功的粿粽,那次的皮比較薄,餡料有點太多,但還是很好吃)

提到蒸籠,來寫一個廚房小技巧。我的蒸籠是不鏽鋼的,使用率很高。這裡的水很硬,常常不銹鋼蒸籠用沒多久,底層燒水的鍋會結一層很厚的白垢(如下圖),用刷子刷或菜瓜布洗都洗不掉。

這種狀況在以前的電熱水瓶(不銹鋼內面)也常看到,處理的方法很簡單,就把一顆檸檬切半丟入鍋裡,加水加到高於白垢的高度,加蓋開大火把水燒開,轉中火繼續煮五分鐘就可以了。沒有檸檬的時候可以用白醋 (我是買一大桶的白醋回來用)一杯代替檸檬,效果也一樣好。煮過白醋或檸檬的不鏽鋼鍋把熱水倒掉,在用清水刷洗一下,整個不鏽鋼鍋就光亮的的跟新的一樣了。

上圖就是我最近一次煮過白醋的不鏽鋼蒸籠底鍋,這個底鍋是用比較薄的不鏽鋼,不耐乾燒。上圖鍋子左半邊黑黑洗不掉的痕跡是很久以前異想天開把鍋子乾燒忘了要做什麼東西的時候燒壞的,燒黑了的鍋子好像很難復原。還好水垢還可以很容易處理掉!!
全站熱搜